上回说到:杨贵妃何以要“暗服阿胶”?此举与杨美人“肤若凝脂”之间究竟暗藏什么玄机?

要知此事,需要回归朝野盛唐,表一表唐太宗李世民,他自幼生于官宦之家,一生戎马,夺取天下,但论其籍贯,乃西北之人,又怎会与齐鲁大地的阿胶有所关联?这就要从一段流传千年的民间典故说起:相传,李世民起事后,曾在山东境内与王世充对阵,小受顿挫,人困马乏,引军进入东阿县休整。当地百姓则以阿胶拥军,说来也怪,李氏大军第二天顿感精神焕发,一鼓作气打败了王世充,此段传说虽未有正史记载,但后续之事却有据可寻。唐代《元和郡县治》载太宗时,朝廷派遣大将尉迟恭来到东阿县,封存了阿井,并宣布自此之后当地闲杂人等一律不得私自开启井封、制造阿胶,否则杀无赦。只有官家才可以“启封而取水”,“熬胶进贡”。(注:尉迟恭曾救过帝王之命,在后世也是名声颇具,能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民间对他更是敬畏有加,将他作为镇妖祛邪保全平安的“门神”,一干就是千年。)“其井官封”对当地老百姓是一种剥夺,但好处是顿时抬高了阿胶的地位,使它从卑微的民间土产一跃成为“皇家招牌”的贵重补品,与人参、鹿茸并列中药三宝;害处是品牌一“著名”就少不了“假冒虚劣”跟风上马,导致后来假阿胶泛滥成灾,以至于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都抱怨“真阿胶极难得”。可是,尉迟大将军替朝廷垄断阿胶,为什么要“封井”呢?难道阿胶是从井里长出来的?非也。“封井”表明的是,我们老祖先就已意识到,东阿县之所以出产阿胶,似乎与当地地下水的特殊水质之间存在某种神秘联系。既然提到国药瑰宝阿胶,我们重温药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那句名言:“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寻览民族瑰宝,当应知其源头出处。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lrgx/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