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质调养小推荐
阳虚质 关键词:体凉、畏寒、怕冷 具体表现:手足不温,口唇色淡,毛发易脱,精神不振,易出汗,易困多睡、疲乏,喜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易患疾病:痰饮、咳嗽、哮喘、腹泻、痛经等。 具体分类:心阳虚、肝阳虚、脾阳虚、肾阳虚、肺阳虚。 补阳好方法: ①艾草灸督脉 督脉为“阳脉之海”,借助督脉总督的阳气的作用,激发出人体自身阳气。 ②冬季泡脚 涌泉穴位于脚心,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井穴,肾经是从涌泉起始,然后绕着内踝,足跟在往上走,交于胸中。而肾阳又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人体各脏腑起到推动和温煦作用。(建议足浴时以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 ③当归生姜羊肉汤 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作用,适合冬日食用。 治未病温阳系列 温阳煲 肉苁蓉、巴戟天、胡桃肉、莎菀子等组成 温肾阳,补精血,强筋骨之功效,适用于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男性阳痿早泄等症 喝汤食肉;每周1次。 正阳膏 红参、山茱萸、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等。 温补脾肾、助阳强身。适用于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舌淡胖嫩、脉沉迟者等阳虚体质者。 开水泡服,每日早晚空腹服用。 温阳四宝 红参、鹿茸、枸杞、海马 建议服用方法: 1、温肾助阳酒:取鹿茸g,红参g,海马12g,枸杞g,白酒5L,将药材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0天后即可。酒尽,再加白酒浸泡7天,去渣,备用。口服,每次10-15ml,每日3次,适宜阳虚怕冷,腰膝酸软,易疲劳人群。 2、温阳汤:取鹿茸2g,红参9g,海马3g,枸杞30g,任选羊肉、狗肉、猪肘肉一种g,生姜3片、大蒜3粒、胡椒5粒,香葱、食盐适量。选用肉料洗净切块;胡椒拍碎;与药材、生姜、大蒜共入砂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煲至肉料熟透。食前放入香葱、食盐调味。喝汤为主,适量食肉;每周1次,1日内分次服食,适宜阳虚怕冷,腰膝酸软,易疲劳人群。 3、鹿茸茶:取鹿茸2g,研末冲服。每日1次,适宜阳虚怕冷,腰膝酸软,易疲劳人群。 编辑:潘唯 校对:蔡嘉洛 审核:李晓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lrgx/6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山茱萸的食用方法有哪
- 下一篇文章: 每天学中药半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