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很多小伙伴担心现在是否能去哈尔滨,这里科普下,绥芬河、东宁市距离东北主要旅游地哈尔滨远达公里,塔河县距离哈尔滨远达多公里,加上当地严防管控,现在去哈尔滨还是很安全的!

面对这一波疫情,别怕!要相信我们已经有足够丰富的应对经验了。想想此前的青岛、上海,也曾出现过零星的病例,在迅速的管控下都成功清零。

另外在哈尔滨,大家出门基本都是口罩、手套、帽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既防寒又防疫。

小便给大家准备了一份东北出游锦囊,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下哦~

服物装备

很多人第一次来东北之前,都做好了充足的抗寒准备。的确,来东北旅游抗寒是首要的事。即便是本地人,冬天也会觉得冷。更何况是从温暖地方赶来的朋友了。衣物推荐如下:

1、毛线帽子、耳罩、羊毛围巾、抓绒脖套、羊毛手套和滑雪手套、20片暖宝宝;2、上身加绒保暖内衣、高领薄毛衣、羊毛毛衣、厚抓绒、羽绒服;3、下身加绒保暖裤、羊毛紧身裤、腈纶棉裤、冲锋裤、羊毛袜子、雪地靴、羊毛毡子鞋垫。

01

必吃一餐

舌尖上的极致奢享,东北人可从来不落后。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来东北必吃的五大美味吧!

/烤冷面/

全国各地烤冷面数不胜数,但是还鲜有人知道烤冷面的发源地就是东北牡丹江。

若在哈尔滨或更向南走,烤冷面的制作工艺都是新派:冷面饼上铁板烤盘加鸡蛋液烤熟,加入些许辣椒酱,出锅前加入葱花和芝麻点上香醋。最后一定要装到小塑料盒里递给客人,闻到香味孩子都馋哭啦。

/酸菜、血肠、大骨头/

之所以把这三样食材放到一起,是因为这三种东西构成了东北特色大炖菜——杀猪菜!在东北农村,每逢大日子就要杀一只猪来庆贺,人们就把猪肉和酸菜一起炖,猪血做成血肠。来东北,不吃一次血肠是绝对的遗憾!

酸菜在东北有多种吃法。传统的是炖酸菜,还有酸菜炒粉条,对东北人来说,整个冬天最幸福的事就莫过于整盘酸菜粉,再来碗纯正东北大米饭来的爽了!

/锅包肉/

绝对的东北名菜!这道菜只适合在黑龙江吃,出来黑龙江做法就变了,味道也变了!这道菜起源于哈尔滨,但黑龙江各地的口味基本都是一样的,牡丹江随便拽出来个饭店,只要敢卖锅包肉都绝对好吃!

/东北乱炖/

东北乱炖,又名大丰收,是一道东北的传统名菜。素有“大杂烩”之意,即将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种蔬菜,与肉类一同炖至熟即成。

02

独家体验·游玩技巧

敲重点啦!!!去东北玩,这些行前小常识必备。

/相机保暖技巧/

1、建议携带单反相机,普通相机在寒冷的地方容易出现故障。

2、单反相机可以准备一个防寒罩,网上就可以买到。

3、在寒冷的情况下,从外面进到屋里相机一定一定要关机并放在专用相机包里面,普通背包不建议使用,或者可以把相机装在塑料袋子里再放进包包里面。进屋后5个小时之内都不要打开相机包,不要认为有1个小时就可以了,绝对不行的哈,相机起雾,机身和镜头都会损伤。

手机信号,从哈尔滨出来到雪乡,特别是接近雪乡的时候是没有信号的,大家要提前和家人或者需要联系的人打好招呼,别因为联系不上耽误事情。手机扛不住一定要贴个暖宝宝。

/泼水成冰技巧/

1、首先,室外温度至少在零下20度以下,最好周围是雪地;

2、泼出来的水需要滚烫的热开水,大约在60°以上的那种;

3、装载水的容器最好是隔热保温杯,保护手不被烫伤的同时防止水在室外不会被冷却;

4、装备上,建议戴手套,能够产生泼水成冰效果的室外,当然是极度寒冷,在室外裸手10秒都会被迅速冻僵;

5、最后偏题一下,技术操作层面上,泼水的时候需要充分运用腰部力量往后甩,也要避免举过头顶前杯子里的水就被彻底泼完的情况。

03

特产种草·品味品质

东北特产随意一件都是拿得出手的伴手礼,要说特产有多少,这五大特产绝对不容错过!

“东北三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鹿茸」就是其中之一。鹿茸是鹿身上的角,药用价值高,人们拿鹿茸泡酒或者煮汤都可以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人参」也是东北三宝之一,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有安神补气、强心健体的功效,在古时人们常常用人参来续命,现代社会有不少人会将人参当做保健品。

「东北野生蘑菇」包括了元蘑、榛蘑、猴头蘑,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吃起来鲜美无比,长期食用还有增强体质,降血压血脂等功效。

「野生榛子」果仁洁白饱满,味道十分美味。野生榛子营养丰富,是日常解馋小零食非常棒的选择。

「松子」,红松结下的种子。它的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十分的丰富,常吃可以强身健体、缓解晕眩和腰痛等症。

东北旅游锦囊就分享到这里啦~下期见!

04

近期热门产品

短线推荐

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lrgx/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