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谚语“进补如用兵,乱补会伤身”。用食物进补有很多好处,但进补需要遵照一定的尺度,逾越它就可能达不到目的。现代人做事节奏太快,有时会急功近利,恨不得一步登天,迅速解决问题。这在医疗界,是非常明显的。作为一个中医,在医院管床,会发现主流的病人们,都希望吊水治病,为何?因为吊水好的快,静脉用药,药效迅速,短时间内就能起到疗效。但随之而来,许多药物副作用便接踵而来。利弊如何权衡,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发言权吧。如果您想通过短时间,就可以通过某些方法,达到强身健体,那确实十分困难。养生一定是循序渐进,寻找合适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尺度,因人而异,这才能慢慢铸就一个远离疾病、医院的强健体魄。以下6大进补误区,望大家重视:1.胡乱进补并非所有人都需要进补。比如脾胃虚弱的人群,你进食再多补品,身体不吸收,再贵的补品,也变成排泄物。进补之前,先弄清自己的体质。举例:中医常见的4大体质,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弄清具体的体质,才针对要食疗或者药膳进补。2.补药越贵越好用药失准,昂贵的野山参也是毒药。用药得当,便宜的大黄可当补药。因此,并非越贵的药越好。比如,人参更适合气短、气虚、乏力、中气不足的人群,三七粉适合关节痛、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3.进补多多益善很多补品,打着“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广告语。为了短暂的经济利益,十分恶心。不管多好的药膳,都需要身体的肝脏和肾脏代谢。人参和鹿茸类的补品,吃多了会引起腹胀、不思饮食。4.带病进补许多人认为,在患病阶段,更应该大量的吃补品,促进身体痊愈。殊不知,虚不受补。在发病的急性期,若盲目进补,只会加重身体胃肠道的负担,从而加重心肺的负担。因此,在疾病的缓解期,再去进补,而且根据个人情况,缓缓加量,5.以药代食患病后,大度营养不均的,此时药物不能完全代替食物。最好的补品,永远是常见的食材。因此,越是虚弱的人群,越应该做到营养均衡,膳食多样的原则。6.盲目忌口或暴饮暴食有些人在大病初愈的阶段,胃口好了,就开始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油腻的食物。让原本虚弱的胃肠,加重负担。因此,冬季进补食材,应该以易消化,易食用的原则。尾声进补如用兵,乱补则伤身。进补如同行军打仗,用的好,用的巧,不在多,而在准,善于利用其优势,才能迅速击垮敌人,击退疾病。各地进补习惯不一,如有疑问,欢迎留言,养生君作为临床医师,一定尽力解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lrzy/10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