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保健养生越来越重视,合理的养生能达到延年益寿效果,但是养生容易进入误区,错误的养生方式可能会折寿。

下面这些大家常做的事情,你以为是在养生,实际上是在养病!看看你们中了几个吧!

这10个养生误区

坑惨中老年人!

误区1多吃补药能长寿、防癌

一些老人将补药视为延年益寿的法宝,大量食用。事实上,多吃补药长寿甚至抗癌,至今没有临床依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曾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中痛批:“补药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骗人的”“坚决反对用营养品来防癌”!

并且!很多所谓的“抗癌中药”或“防癌食品”是未经实验和临床证实的。

误区凭感觉自行买补药服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参、鹿茸、灵芝等高档滋补品,以及一些保健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国医大师颜德馨曾指出,“现在的中老年人甚至青年人中,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富贵病与平时的饮食滋腻密不可分,这类人如果动辄进补人参、鹿茸、灵芝,只会令身体雪上加霜。”

补药也是药,最好遵医嘱。药补像给花浇水施肥,有些品种花儿根本不需要施肥,施多了反而烧苗,过犹不及。

误区3认为粗粮好,就多吃

对于经常吃细粮的我们,吃一些粗粮确实对健康有益,能够补充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不过,一味多吃粗粮,可能会妨碍消化、影响吸收。尤其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的能力下降,吃的太多了反而会“伤了身”。

国医大师梅国强说,虽然粗粮有很好的养生功效,但是粗粮富含淀粉、粗纤维,难于消化,对于一些肠胃不好的人来说,多吃粗粮会增加肠胃负担,出现胃胀等不适症状。

建议:

◎没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每天可以吃50~克粗粮。

◎要粗粮、细粮混搭着吃,有利于快速补充能量。

误区4血脂高不能吃蛋黄

很多人认为蛋黄含有大量胆固醇,自己血脂高不能吃蛋黄。

可鸡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维持记忆和思维的物质。不吃鸡蛋或吃蛋清不吃蛋黄,会失去很多必要的营养素。

建议:

正常人每天吃1个鸡蛋。

误区5晨练越早越好

老年人很多起的比较早,喜欢早早出去晨练。

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表示,清晨锻炼可以说是“健康杀手”,很容易诱发血管痉挛,进而引发脑中风等。

另外,由于身体机能老化,晨起后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还处于松弛状态,很难一下子提到较高的水平,这时锻炼,容易摔伤、碰伤、扭伤身体。

误区6钙补得越多越好

补钙的观念在我国可谓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钙片。

北京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教授表示,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

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奶制品、小白菜、豆腐干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适量运动,减少骨量流失。

误区7木耳、芹菜能降压

木耳、芹菜都是很好的蔬菜,但说它俩降压,就有点夸大了。

就怕老人轻信这类谣言,而不好好吃降压药,导致血压反复波动,损害大脑、心脏和肾脏。

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有长期服药的心理准备,并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控制食盐和脂肪的摄入。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便秘、失眠等问题。误区8五谷杂粮粉方便、好处多

俗话说,多吃五谷,不生杂病!很多人都知道吃五谷杂粮的好处,于是“五谷杂粮粉”悄然流行起来,觉得杂粮粉又方便,好处又多!但其实恰恰伤身。

吃五谷杂粮之所以有助于健康,一方面五谷杂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另一方面也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但把杂粮磨成粉后,膳食纤维没了,剩下的只有淀粉和糖类。

首都医科医院营养科主任夏萌提醒,常吃五谷杂粮粉对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对身体不利。

天天这么吃很有可能吃出糖尿病,要了命。所以无论有没有糖尿病,都不建议多吃。

误区9输液预防脑卒中

初春、入秋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为了预防,不少老年人选择在这两个时候输液。短期输液并不能预防脑卒中,只是给老年人一个心理安慰。

老年人多患有一些基础疾病,输液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严重后果。

建议:

预防脑卒中是个长期过程,必须针对病因进行干预,还要保持良好心态,做到均衡饮食,坚持作息规律,适当进行运动,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切忌迷信保健品。

有家族史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做血管检查。

误区10人老不服老

不服老主要有两个表现:

一是有些老人觉得自己老当益壮,还在进行高强度的爬山、游泳、跑步等体育锻炼,造成肌肉损伤、骨折等;

二是退而不休,拼命工作,甚至因工作疲累造成心肌劳损。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发生诸多退行性变化,肌肉和骨骼功能都在减弱。

建议:

老年人要理性认识这点,锻炼要量力而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太极拳等。

退休之后发挥余热本是好事,但若患有慢性病,还是建议彻底退休,安心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不用花一分钱的

养生方法!

大笑

最好的长寿药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研究发现,爱笑的人平均年龄是79.9岁,比美国人均寿命多两岁,而不爱笑的人平均寿命只有7.9岁。

大笑是一种有氧运动,大笑一百次达到的锻炼效果相当于骑15分钟自行车,笑笑更健康。

大笑能够使心率加速,为大脑供氧,具有幽默感的人免疫机制更健康。

最好的万能药

水是长寿的第一要素,很多疾病是由于摄入水不足引起的。一旦不能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皮肤干燥以及排泄不畅、便秘等现象。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因为缺水造成的血液浓稠将间接导致心梗、脑梗的发生。

泡脚

最好的大补药

中老年人泡脚能防治各种血管疾病、糖尿病、调整血脂、血压等。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除湿去暑;秋天泡脚,肺腑润育;冬天泡脚,藏精温肾。

晒太阳

最好的补钙药

晒太阳是补钙的好方法。晒太阳可以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钙。

走路

最好的防癌药

每天坚持行走1英里(约米),在0分钟内走完,走路是最健康的防治生病的方法。

盘坐

最好的护心药

盘坐能够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盘坐一阵后,会发觉自己的思虑会放缓下来,能帮助人镇定情绪,缓和心情,睡不着的时候,可以盘腿而坐来静心。

读书

最好的防痴呆药

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极大地保护自身的认知功能。

所以,多看书看报,每天努力记住一些新近发生的事情或学习到的新知识,让大脑始终都处于运动和学习的状态中是防痴呆的最好方法。

最后为大家送上千位名医总结的不生病秘诀,只需从1数到10,不花钱也能做到,一起学起来吧!1每天梳头一次

常梳头皮,可耳聪目明、醒脑提神,并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的功效。

杯救命水1、洗澡前补充水分,避免引起头晕、晕倒,甚至心梗等危险。

、睡前一小时喝点水,可预防夜间血液黏稠度增高,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刷牙3分钟刷牙时间应在3-5分钟,才能更好地消除牙菌斑,保持口腔卫生。同时,刷牙应坚持巴氏刷牙法。44处冻不得

1、不冻头;、不冻颈;3、不冻肚;4、不冻脚。

5下蹲5分钟下蹲还能扩张微、小动脉血管,减少心脏外周阻力,可以改善微、小动脉血管壁的弹性,有效地降低血压。

建议:每天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做蹲一蹲的动作。

6每天进食不超过6克盐

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大概一个啤酒盖的量),儿童不要超过3克,平时应尽量减少腌制食品的食用。

7饭吃7分饱

中老年人代谢能力下降,热量消耗减少,饭不宜过多,七分饱就够了。

8常练八段锦八段锦简单实用,老少咸宜。尤其冬日里,户外天寒地冻,室内练八段锦,既避风寒,又能使气血流畅,体力日健,精神日充。9晚上9点泡泡脚

泡脚的最佳时间是晚上9点左右,此时肾经气血比较衰弱,通过泡脚,有利于温补肾阳。

10晒太阳10分钟以上

中老年人每天坚持晒晒太阳(10分钟以上),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钙质的吸收。此外,专家还发现,维生素D有助于改变肠道细胞生长,防止癌变。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仅做健康科普,具体检查或诊疗还请遵循医生指导。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zylr/1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