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冬令进补,三春打虎,你知道
中医认为,自然界的动植物,特别是谷物类植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不同。人类到了冬季,也同样处于“封藏”时期,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季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进而发挥更好的作用,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因此,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之说。 冬季进补需要注意的是要先做好引补,即先给身体打好底子,使肠胃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再服补药或进补时才可增加滋补效力,以防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冬季有哪些人适宜进补?1年老体弱者年迈体弱者除注意起居、调养精神以外,善于进补也是很重要的。祖国医学《灵枢天年篇》提到:“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衰,九十岁肾气焦。”说明人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要适时进补;或因体质素虚、劳力过度或重病、手术后身体虚弱,也必须进补。 2患冬令病者一些慢性病一到寒冬便易发作,故称之为冬令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尿多症、冻疮等。这类病人多肾气亏虚、阳虚外寒,预防和治疗的最佳方法就是温补,以温药和之。其他如肿瘤病人化疗、放疗后,慢性病如胃病、肝病、贫血、哮喘、心血管病、关节痛等。 3阴阳气血亏虚者中医认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气虚宜补气,阳虚则温肾助阳,血虚宜补血,阴虚则滋补肾阴。 4夏病冬治者一些体弱的人容易在春夏发作一些如哮喘、疮疡一类的疾病,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好,使身体强壮,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冬季进补吃什么?丨食材篇 1萝卜白萝卜是冬季的时令蔬菜,也是养生的好食材。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萝卜中维生素A、C的含量特别丰富,生吃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气的功效;熟食则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气。 2白菜“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热、通利肠胃的功能。凡心烦口渴、大便不畅、小便黄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较多粗纤维,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 3豆腐豆腐营养价值丰富,物美价廉。由于豆腐中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矿物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的美称。两小块豆腐,即可以满足人体一天钙的需求量,特别适合儿童和老人食用。 4莲藕莲藕是东方蔬菜之王,将藕加工至熟后,其性由凉变温,虽然失去清热的性能,却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特别是将莲藕与排骨放在一起炖汤,还能补血健脾。 5羊肉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有补中气、益肾气等功效,同时它也是历来民间冬季进补的重要食材。按照现代中医学观点来看,适时的多吃羊肉,可以增加体内消化酶,能有保护胃壁、帮助消化等作用,同时还能起到去湿、避寒、暖心胃等功效。 丨药材篇 1枸杞子产于宁夏的银川、中宁、中卫的枸杞子为最好。枸杞子有十大美名:气可充、血可补、阳可升、阴可涨、目可明、神可安、肝可滋、肾可养、火可降、风湿可祛。它的主要功能是补肝肾、明目、安神。对于老年人,枸杞子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2杜仲杜仲主要产于四川。功能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男女老少皆可服用,特别是腰膝酸软无力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山药山药主要产于河南省。可分为两种:毛山药和光山药。它有很好的补脾益肾作用。放于锅内蒸后食用,或切片后做汤。 4鹿茸鹿茸分为梅花鹿茸和马鹿鹿茸,产地为吉林省双阳县,它有温肾壮阳、补益精血和安胎的作用。可以治疗阳虚所引起的四肢发凉、头目眩晕、腰膝酸软无力等症状。对肾阳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5当归天冷时食物能帮人体御寒,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就有一款特别适合寒冷季节食用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主要成分之一当归,被历代医家誉为“血中圣药”。当归性温,入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当归并非只适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虚、血瘀的病人,表现为血虚头痛、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跌打损伤、皮肤感染、血虚肠燥便秘、虚寒腹痛等,都可一试。 6党参党参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脾胃虚弱者,服用党参有较好的效果。古人对党参有很好的概括:健脾运而不燥,润肺而不反寒凉,滋胃而不凉,养血而不燥。既滋补又养血。 冬季进补六忌忌无病进补:现在保健补品市场混乱,优劣不一。身体健康者无需刻意进补,以免进补不当,浪费钱财,损害身体。 忌慕名服用:人参、冬虫夏草、铁皮枫斗等名气甚大,但也不可不顾药效,慕名服用,过度滥用。 忌虚实不分:“虚则补之”,对症服用才能补益身体。若虚实不分,盲目进补,则会越补越坏。 忌多多益善:“多吃补品,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度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忌留邪为寇:在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留邪为寇,后患无穷。 忌贵贱论优劣:对于补药,绝不要存在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中医认为,药物“运用得当,大黄可以当补药;服药失准,人参即为毒草”。 ▲医院临床营养中心潘文松主任医师 “冬季是气候寒冷的季节,人体就需要更多的热量来抵御气温的下降,同时需要对身体热量调节系统进行调整来达到减少热量丢失,冬季进补就是为了增强身体的能量调节功能,以利于身体能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季,同时为来年做好体质储备。”医院临床营养中心潘文松主任医师为大家介绍,同时他还不忘叮嘱大家不同体质的人群需要不同的进补方法:“1、平素脾虚气虚人群,活动容易出汗,可通过补气健脾固表敛汗,目的在于通过进补减少出汗而减少热量的丢失2、平素畏寒阳虚人群,可补元气兼扶阳固本,重点在增强身体的产热功能,避免重要器官受寒3、阴虚体质宜滋阴以平复身体的内热,减少过度消耗,符合冬天收藏之理。” 编辑:孙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lrgx/2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内含福利人参鹿茸等你可能真吃错了
- 下一篇文章: 鹿茸的功效和禁忌,你都了解吗除了补肾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