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在阅读中释怀和解,安顿重启
『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遇知音』 鹿茸摄影《故乡的树》 胡适先生说,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我觉得这句话很确切。然而,作为个体,也必须有着感同身受的经历,才能应证它的准确。所以,我想聊聊近期我读的书。 我是新苏州人,一年中只有清明才回家。小时候,每隔两三年就要搬一次家,我没有青梅竹马的朋友,也没有二三十年交情的“兄弟”,每当有人问起故乡时,我只能笼统地说一个大概。所以,我是一个“故乡”意识很淡的人,也是一个从内心深处无法回乡的人。 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薄情”的人。有一天,我读到熊培云的《追故乡的人》,一夜就把他读完,读完之后,仿佛心结被打开,那淤积多年的薄情之说,顿时就开怀。熊培云的理解是,若以地理和时间的维度来定义故乡,每个人都是故乡的囚徒,但人的故乡为什么不能是思维,自然天地,此刻心安,和未来时间?第一次,有人这么确切地以自身体验来告诉你,如何与故乡诀别之后再重聚,了断之后再相爱。那一夜,我的心,开阔晴朗,如释重负。 我是一个广告人,开书店只是偶然的副业。我一直相信,书店的出现延续了我持续做主业的动力。作为一个做了12年广告的“老人”,看到太多行业里的颓废,倦怠,浮夸与功利。我常常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我从事的行业越做越浅薄。春节的时候,翻开王澍先生的《造房子》,看到他说: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我脑海里立刻对位,我是文人吗?他又说,不要先想做什么事有用,先想做什么事有情趣,并身体力行地去做。我马上又对照,我做的事,有情趣吗?他最后还补了一句,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我再问自己:我做事,想过我的“世界观”吗? 真不要小看这几句话啊。他几乎解答了我困惑了十年的问题。心中没有文人在,审美和尺度都会失衡,只追逐功用,哪来情趣之美,更别谈完整的小世界。王澍先生说这三句话的另外意思是,每个人尽管各有不同,但内心的坚守的世界,是可以一样的。当我想明白这件事,我忽然不再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副作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lrgx/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大海归老教授的忠告,养生的人们醒醒吧
- 下一篇文章: 有个穴位如此的神奇,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