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习惯性的往滴水岩去走了一圈,这里已经成为我常常牵挂的地方,只要一有空闲我就想来到这里看看,又有一些什么花开了,又有一些什么果结了。就像一本常常需要翻看临摹的字贴,从上翻到下,从下翻到上,里面的字被我一个一个的练习,一个字反复练习,依然感觉不满意,每天揣摩着这些笔法,突然之间觉得有一笔有一种顿悟的感觉。也许这就是练习书法的收获吧。

我走过了一个小弯,看到有几朵很小的花在开,直觉告诉我,这些花我很陌生。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这一定是我之前没有发现过的花,我走进一看,确实如此,这些小花匍匐生长在这一处灌木丛下,看上去状态并不是很好,只是零零星星开了几朵,它们应该是要吸取阳光和雨露的,但是被上一层密密麻麻的灌木遮挡了阳光。

这个花很小,茎细弱丛生,叶子呈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交互对生,我觉得它们最大的特点在于花都是对生的,花萼筒长4-5毫米,具9条凸肋,萼齿4,线状披针形,看上去伸得很长,有点张牙舞爪的感觉。花冠淡紫色,2唇形,外面疏被白色柔毛,上唇2浅裂,下唇伸展,3深裂至基部,感觉这个样子和之前看到过的腺毛阴行菜相仿。

问了群里的朋友,原来这是鹿茸草,属于列当科鹿茸草属,今天的收获就是它了,这是之前我在滴水岩没有找到过的花,虽然只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小花,而且颜值也不高,但是在我的眼里,它有它的特色,每一种花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它悄悄地躲在滴水岩这一处灌木下面,默默生长,默默开花,安静的迎接一个又一个春天。

而我也在这样一次漫无目的的散步中,发现了这种小花。我想这里一定还有很多很多花,在它们的世界里默默开花,等待着我去发现。我一边拍着这朵小花,一边开心的笑了,今天和我一起来散步的朋友一直追问,我到底在笑什么,我没有解释。我只知道今天我又加新了,而这样的收获是别人无法理解的,我自暗自窃喜。

没想到过了几天,去马剑办事情,在停车的地方多望了几眼,其实这是我的习惯性动作,每次在村道旁边把车停下来,我都是一副东张西望的样子,希望有什么收获。这一次,我发现之前在滴水岩见到过的鹿茸草这里也有分布,更让人惊喜的是,就在这些鹿茸草的旁边,居然有一大片沙氏鹿茸草。

沙氏鹿茸草之前去阿珠那里的时候,和木香一起在路边曾经拍过,当时只是叶子,但印象就非常深刻。沙氏鹿茸草的叶子交互对生,下部者间距极短,仅4毫米,密集,向上逐渐疏离,相隔可达10毫米,至花序附近间距最大,可达16毫米,叶片大小,亦作相同的变异,下方者最小,鳞片状,向上则逐渐增大,成长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我当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叶子身上,可是阿珠说,它还会开花,这让我心中充满期待,想着哪一天能够拍到它的花。

有一年一位诸暨的花友拍了沙氏鹿茸草的叶子问我,他肯定也是被这奇怪的叶子吸引。我当时一直追问拍摄地点,想在诸暨找到沙氏鹿茸草,可是终究也没有拍到。

那一天花友发给我辨识的叶子

这一次居然在很近的地方同时拍到这两种,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沙氏鹿茸草的花单生于叶腋,花冠淡紫色或白色,花冠长约为萼的两倍。两种花一对比,沙氏鹿茸草比鹿茸草的花大很多。想到沙氏鹿茸草一直是我心里的牵挂,却意外达成了小目标,心中真是窃喜,不过当然也没有和身边的朋友分享。

两种花对比

小丸子林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lrgx/5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