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键/图)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凭借“包治百病”“抗癌功效超灵芝30倍”等卖点,原产台湾的牛樟芝在大陆迅速火了起来,甚至以克售卖,身价远超名贵中药材。但自年以来,牛樟芝产品在大陆身份不明,功效不清,其合法身份饱受质疑——不是药品和保健食品,因为没取得国家食药监总局批文;也不是食品,因为不属于普通食品和新食品原料。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谁都看不准,感觉比较迷茫。”台湾以罗欣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裁耿翊顺说的不是股价,而是牛樟芝在大陆的市场前景。

作为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优惠政策的产物,年9月,在台湾民间有着“药王”之称的牛樟芝被列为中药材准予输入大陆。如今,产品输入标准已经制定完成,进入行政审批流程。可眼看牛樟芝正式进入大陆市场的脚步渐近,首批申报的12家台湾厂商却忧心忡忡。

“目前在大陆市场上,任何牛樟芝的销售都属于违法行为,但相关产品早已遍地开花,成为养生保健市场上的新宠。”年10月初,中华海峡两岸牛樟芝产业发展协会会长吴一昌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牛樟芝又名牛樟菇,是年才被生化界发表的新物种,只生长在台湾特有百年以上的牛樟树树干腐朽的内壁,或是枯死伏倒树干潮湿的表面,因其生长缓慢,野生牛樟木近年已被台湾当局列为“国宝级生物之一”。在台湾,牛樟芝的地位远高于灵芝,是台湾最为昂贵的食用兼药用真菌之一。

年左右,牛樟芝进入大陆市场,凭借“包治百病”“抗癌功效超灵芝30倍”等卖点,迅速火了起来,甚至以克售卖,身价远超名贵中药材。

不过,天价背后,牛樟芝在大陆的身份不明,这种带着神秘光环的植物,本身安全性和功效也待进一步研究。

1

保健养生“新宠”

按照多位受访业内人士的说法,从清朝初年起,牛樟芝就作为台湾高山族解酒、解宿醉的良方流传,此后,它在台湾民间还被大量用于治疗慢性病和终末期癌症。

“这些年两岸交流增多,不少台湾人都把牛樟芝当作礼品赠送,就这样渐渐传开了。”耿翊顺透露,不少台商也随身携带牛樟芝进入大陆,加上大陆种植基地越来越多,“几个亿的营业额就这样出来了”。

在大陆某知名电商平台,南方周末记者共搜索到上百条牛樟芝的信息。从胶囊、片剂到口服液、滴丸,剂型五花八门。还有与虫草、鹿茸、玛咖研磨做成复方的,更有直接泡成药酒销售的。价格也极为悬殊,从几十到上千元不等。中华海峡两岸牛樟芝产业发展协会曾做过初步估算,目前仅大陆,牛樟芝生产企业就有近百家,主要集中在福建;而台湾相关企业鼎盛时期有近家。

“滴丸效果最好。每盒40粒,会员价才两百出头。”大陆企业乐利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位毛姓销售经理称,公司产品具有保肝护肝、抗发炎、降血脂、抗氧化、保护神经、祛斑美白等众多功效。“我们走的是中低端路线,原料从台湾进口,在大陆分装,所以价格便宜。”

大部分企业主打高端市场,某公司50支装的牛樟芝口服液,售价高达3元。

在台湾,牛樟芝同样金贵。耿翊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菌丝体的售价通常为每克-0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元),子实体每克的售价几千至上万新台币不等。

“到了大陆价格翻倍,听说连美容院都在卖,而且消费者不贵不买。”耿翊顺说。

更有企业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大力推广“家庭富农计划”——消费者缴纳1.5万元,成为公司的培植户;公司提供全套设备和技术,包括10公斤植好菌的牛樟芝椴木(宣称市场价值2万-3万元),并每周返还约元的“劳务费”。两年后,牛樟芝长成,公司以1.5万元承购回包括全套设备和牛樟芝椴木。除了承诺高额的静态返利外,该企业还设置了诱人的推广奖励。只要发展下线,就能够得到更多提成。

据吴一昌介绍,通过椴木栽培法进行人工培育的牛樟芝生长缓慢且成本较高。市场上大多数的牛樟芝其实是采用液体发酵法,用营养液将菌种培养出菌丝,再通过过滤、烘干、研磨等程序制成菌丝粉及胶囊、压片、口服液等。

但“牛樟芝的子实体才是其精华所在”,吴一昌说,一些企业用菌丝体冒充子实体,是一种偷梁换柱的手段,二者在营养价值上有着本质区别。

2

无合法身份?

许瑞祥是台湾大学生化科技学系教授,专门从事灵芝、冬虫夏草等食用菌的鉴定开发。对于牛樟芝受热捧,他并不感觉奇怪,“商业利益无穷大。不管什么样的产品,都可以炒起来,更何况,牛樟芝还有可被炒作的概念。”

不过,让他不解的是:这些年,牛樟芝在大陆并没有合法身份,市面上流通的产品几乎没有监管。

从年起,就不断有人质疑牛樟芝属于“三不产品”。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研究室研究员陈若芸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牛樟芝在大陆不在食品目录,也没有进入保健食品和药品目录,任何销售都是违法行为。”

台湾把牛樟芝列为可供食品使用原料。但由于大陆没有使用牛樟芝的历史,对其究竟属于哪类原料,连国家部委也存在疑问。

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向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函,请对方尽快明确牛樟芝是否属于新食品原料、是否可以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以便我局能够准确回复、依法行政”。

“即便不宣称任何功效,如果不在国家卫计委普通食品或新食品原料目录中,在大陆市场上流通同样违规。”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说。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等行为,可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

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台湾地区生产并上市20年以上的中药材受理审批工作授权福建省食药监局实施。年海峡论坛上,在宣布的众多惠台政策中,牛樟芝终于有了合法身份——中药材,它也成为台湾首批允许输入大陆的中药材之一。

但合法不是畅行无阻。“首先,牛樟椴木所培养的牛樟菇子实体产品才准予开放进入;其次,仅开放台湾原产的牛樟芝。”福建省食药监局药品注册处处长郑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这意味着,市场的大门依旧未对大陆企业开放。即便是台湾原产的牛樟芝,如需加工为中药饮片或中成药仍需另行审批,胶囊、滴丸、萃取液等产品同样不能进入市场销售。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在福建省牛樟芝协会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便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lrsz/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