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防治各类冻疮的16种中成药
中医认为,冻疮多为寒冷侵袭,气滞血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动不畅、组织缺氧所致,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为宜。 冻疮出现的原因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 冻疮的发作与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都有关。 冻疮临床症状有以下显现冻疮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缘、足跟等处,常两侧分布。常见损害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局部按压可褪色,去压后红色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存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痒感明显,遇热后加剧,溃烂后疼痛。 所以冻疮治疗是可以分为内外两种治法的。别看这是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病,能够治好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今天小编就将两种治法中经常使用的16种中成药做一个简单归纳,欢迎共同探讨。 外用1.云南白药 未破溃的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适量与黄酒适量调敷患处。 破溃的冻疮:可将白药粉撒于破溃处,消毒纱布包扎,次日便可结痂,1周内可愈。 早期红斑型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酊,用药棉蘸少许外搽患处,3-4次/d,连续1-2周。 预防:冬至后,每日取云南白药酊外搽易生冻疮处。 2.风油精 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于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3次/d,连续1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冻疮破溃者不宜。 预防:冬季来到后,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此外,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正骨水等亦可。 3.麝香虎骨膏 每晚临睡前,用热水洗烫患处5~10min,至局部发热,而后擦干。取本品剪成略大于患处面积贴于患处,24h换药1次。 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发热、红肿硬结、奇痒疼痛者。皮肤破溃,水疱形成及对本品过敏者不宜使用。 此外,云南白药贴膏、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等亦可。 4.复方丹参液 复方丹参液7mL、丙二醇3mL,二液合并,置瓶中备用。3次/d,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并揉搓至局部发热。 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 5.中华跌打丸 根据患处大小,取本品5-7丸,研细,加白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外用纱布、胶布固定,1换/d,连续3-7d。 适用于青紫瘀斑型冻疮,冻疮破溃者不宜。 6.百宝丹 冻疮未溃者:取40℃左右温水浸泡患处5-10min。 已破溃者:取40℃左右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患处。而后取本品适量研为细末,覆盖整个创面,纱布包扎固定,换药,1次/d,直至痊愈。 7.湿润烧伤膏(美宝) 每日洗浴后外搽美宝,至少4次/d。连续1-4周。可活血化瘀,解毒生肌。 预防:至少连用80d 8.红灵酒 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于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3次/d,连续1周。 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冻疮破溃者不宜。 预防:冬季来到后,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 内治当归丸 10g/次,3次/d,口服 金匮肾气丸 10g/次,3次/d,口服 全鹿丸 10g/次,3次/d,口服 人参鹿茸丸 10g/次,3次/d,口服 阳和丸 10g/次,3次/d,口服; 四逆汤 10mL/次,3次/d,口服 桂附理中丸 10g/次,3次/d,口服 温经养血剂 10g/次,2次/d,冲饮 (大家有什么其他灵药,欢迎在底部留言哦!)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zylr/1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放异彩的鹿茸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成果
- 下一篇文章: 吃鹿茸片的六种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