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农历:十一月十九

丁酋年

癸丑月丁酉日

小寒小寒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

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

HELLO

WINTER

小寒

俗话说,“冷在三九”

“三九”恰在小寒节气内

此时,冷空气活动频繁

北方滴水成冰、天寒地冻

南方霜雪交侵、冷透肌骨

出门要注意防寒保暖

节日习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饮食上,涮羊肉火锅、糖炒栗子、糖葫芦、烤白薯为小寒时节常吃的食物。

广东-吃糯米饭

  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小寒养生

1多吃些御寒食物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此时,宜养护肠胃,少食生冷辛辣,宜五谷杂粮。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多吃些御寒食物,如海带、紫菜、菠菜、大白菜、胡萝卜、山芋等,可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

  特别要提出的是,小寒正是吃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

2进补不要盲目

中新社记者泱波摄

  虽然小寒是进补的好时期,但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医学理论,滋补分为四类:

补气:

  主要针对气虚体质,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者等,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补血:

  主要针对血虚体质,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者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补阴:

  针对阴虚体质,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补阳:

  针对阳虚体质,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3警惕呼吸道疾病

  小寒前后之所以寒冷,是因为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频繁,易造成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人们往往难以适应而感染各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等。

  此外,精神上宜乐观平和,还应注意室内通风,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4注意防寒保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寒节气,关节痛、颈椎病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中风者增多。

  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老人家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头部特别容易受寒,久之易致疾病发生,因此要注意头部的保暖。

5适当锻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小寒节气正是人们加强锻炼、提高体质的好时机。但运动也要适度,循序渐进,莫要练到大汗淋漓;衣着以保温、质轻、柔软、合体为主;最好等太阳出来后再运动。

  每周可参加两三次健身,如游泳、打网球、打保龄球等,平时经常散步、慢跑、做操等。

6保持精神畅达乐观

  精神调养方面,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快乐,心态平和,振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乐趣。避免劳累过度,积劳成疾。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

编辑:黄艳枫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白癜风临床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lrsz/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