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一年中最最寒冷的日子,这份超实
北京时间1月5日17时49分,迎来“小寒”节气,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来了。 民间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说的就是小寒时节快要来了,手冷得难以舒展,整日关着门躲在家里。 《小寒》 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相关民俗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吃冬令食物调养身体的做法。 小寒节气正值严冬,人们在身体上容易出现变化,但在民间传统观念中也是养生的好时节,俗话说“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在小寒节气前后,人们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还注重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居民日常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 饮食与民俗>探梅< 小寒的时候,天气正冷,腊梅花却迎着风雪绽放了,此花的开放,也许是为了给蛰居的人们一个走出来的理由。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搭配,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香鲜可口。 ▲南京菜饭 >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加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糯米饭 九九消寒,每天一笔在故宫养心殿后殿,挂有一幅图,上书“管城春满”,下面如九宫格一般,从右到左,写有九个双钩空心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个字(繁体字)都是九笔。读起来诗不诗、词不词,如果不懂民俗,可能会一头雾水。 ▲九九消寒图 实际上这是从元代就已开始,从皇宫到民间都时兴的“九九消寒图”,有铜钱形、梅花形、文字形、葫芦形等多种。一般这么玩:冬至之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梳妆之时,每天用胭脂涂满一圈,等到八十一圈都涂满,原本雪白的梅花尽皆化身杏花,窗外已春回大地。 在诸多笔墨游戏中,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最为著名。“管城”是毛笔的别称,有笔成春满庭之意。试想古时之人,每天不急不躁,安然落笔,怀抱对世间万物的珍惜怜爱,在寒冬飞雪中耐心等待春风送暖,这是怎样的精致雍容。 腊八喝粥,各地不同虽然今年由于有闰月的缘故,小寒时节还未到腊月,但是在一般年份,小寒节气在腊八前后,所以饮食上“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腊八粥 熬制膏方,挤油渣渣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小寒节气,服用膏方也是不错的进补方法。膏方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蜂蜜、蔗糖或木糖醇制成的成药。 从传统的认知和临床经验角度看,膏方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从现代医学来讲,它具有调节免疫、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一般入冬时就开始熬制,到了小寒的时候,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膏方 进补的膏方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开具处方,根据每个人的具体体质情况,辨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结合其原有的疾病,遵循补虚益损的原则,制订与其体质病证相适宜的膏方。 中医:小寒后进补小寒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不少人也选择在小寒后进补。不过中医专家提醒,进补养生忌没病大补和有病滥补,且应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 冬季进补 宜食维生素A多的食物
冬季进补宜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禽蛋、猪肝、芝麻、黄豆、花生等,多食一点芝麻、鱼类、牡蛎肉、瘦肉、木耳等。
从中药来说,黄柏、杜仲、熟地三味进补,是冬季补肾的正统,其他中药有女贞子、枸杞子、黄精、天冬、地黄、白菊花等。姜、辣椒是使身体发热的食物。维生素B群、C、矿物质(钙、铁、碘)等营养素摄取量应增加。
秋冬季保健,注意补充水分,每日不少于—毫升。因人辨症,科学选用保健食品,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祛病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秋冬四种进补方法
益气进补:气虚者在秋冬季节应该多吃大枣、排骨汤等补气的食物,也可用瘦肉、白参适量加水炖汁,或用生黄芪炖母鸡。在药补上,可以喝由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四种中药配制的“四君子汤”。
养血进补:血虚者最适合吃“好”的,如羊肉、鸡鸭肉、猪手等等,猪手、板栗就是不错的“补血菜”。另外推荐一道药膳“当归羊肉汤”,将羊肉克加当归克煲汤。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滋阴进补:阴虚者,在饮食上可以多吃滋阴的食物,如百合、枸杞、狗肾等。食补可用蜂蜜炖梨、西洋参泡茶(适用于气阴两虚者)、老鸭汤等。药补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乌鸡白凤丸等。
助阳进补:阳虚者,应该多吃海产品、动物骨髓,可用羊肉、木耳、胡萝卜煲汤。在用药方面,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参鹿补膏、鹿茸片等。食补方面,太子参不错,可用克羊肉加入50克太子参煲汤。 小寒养生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 防寒——要护头 “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比如可以抽出时间安静地看看书或是听听音乐。 除头部外,腹部保暖可以减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泻等疾病;膝关节保暖也很重要,不宜为了追求美观而过多暴露膝关节。脚部保暖除了穿厚实的鞋袜,还可以采用热水泡脚的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防感冒——常伸腰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增强御寒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防燥——内服+外用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小寒至大寒的这段时间,正值三九,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 俗话说“冬练三九”,但小寒时节的运动原则是,一要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运动不可马虎,应待身体暖和后再脱衣锻炼。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运动要适度,以养胃气,莫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懒惰会让人心情越来越糟糕,当中午或下午有温暖的阳光和清新干爽的空气时,不妨多到户外去散散步,你会感到精神焕发,思路清晰。 看完了这些冬季进补帖~ 你都get了吗~ 赶紧收藏起来吧!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ronga.com/lrsz/1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小寒最冷的时节,来了
- 下一篇文章: 鹿茸血酒康寿鹿宝,滋补圣品,贵族尊享